2016年12月15号晚上7点,贺岁片的市场扔出了一个炸弹,刘德华 、马特达蒙、张涵予 、彭于晏 、鹿晗 、景甜 ,以及等等一大批巨星参演的《长城》点映开始,电影的导演张艺谋,出品公司涵盖中影、乐视、传奇、环球四大电影公司(当然如今的乐视已经能一地鸡毛,但当年的乐视还是凤翱九天)。
论演员,顶级!论导演,绝顶级!论出品公司,世界顶级!
所谓的强强联手,便是如此,另外在电影上映之前,出品方有意透露出电影的制作成本1.5亿美元(多少用在了片酬,就不再详说了)。
01:
1.5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?我们先说两部与《长城》同年上映的国外大片。
2016年国内票房榜第四的《美国队长3》制作成本是2.5亿美元,最终票房12.46亿美元,排名第13的《星球大战:原力觉醒》制作成本是2.45亿美元,最终票房8.25亿,而《长城》当年的票房成绩是11.73亿。
猛然一看,似乎《长城》的投资和进项比还不错,要远远的好过另两部更烧钱的国外大片。
然而真相并不如此,这三部电影之间有一个最大的差异性,即三者的重点上映区域是不同的。
《长城》当年虽然也是选择了全球上映,但北美的上映时间比国内晚了两个月,最终北美成绩在2000万美元左右!如果加上国内的11.73亿人民币,折合成美元合计约在1.9亿!
而《美国队长3》在全球的票房是11.5亿美元,《星球大战:原力觉醒》是20.68亿美元。
故而相对于北美影院对马特达蒙的无情,国内观众倒是给了国内这一批演员和张艺谋绝对的尊敬和面子!
至于后期马特达蒙在北美的遭遇就有些惨不忍睹了,除了在奥斯卡典礼上被嘲讽以外,更是拿到了不少“迷之大奖”被好好的奚落了一番。
02:
与国内票房节节登高的一片繁荣相比,此时国内主流影评网站之一的“豆瓣”开启了一阵讨伐风,从12月15号的晚上开始,《长城》的分数便直接从7开始一路下跌,打分人数更是以每小时上万的速度增长。
而这其中,还发生了乐视的大老总和微博的一位大v之间的争吵,内容不再说了,贴两张照片就好!
总之伴随着影评得分的一路下滑,吐槽的人主要集中在了下面的三点:
(1):特效五毛;(2):主角面瘫;(3):剧情一般;
与之对应的另一派声势同样不小,但他们的观点只有一个:
为何国外的个人英雄题材就值得推崇,国内的就不行,这是双标!
无独有偶,2017年《战狼2》创了记录以后,吴京说了同样的那番话。
当年的2016年,没有去影院看《长城》,按照没有花钱就不好表达观点的直白逻辑,当年并没有参与打分,直到今天,在看了《长城》两次以后,深觉《长城》如今的4.9分真的很公平,比当年的六分还要公正。
国外可以拍个人英雄,国内自然也可以拍,这个逻辑一定是对的,但为何《战狼2》就受欢迎,《长城》就不受欢迎?
原因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(啥剧情不好、特效不好、女主不好的),它可能就是因为“为何最终的英雄要交给一个外国人去当?”。
虽然有些狭隘,但愈发觉得就该如此,实在受够了在一个标榜英雄题材的电影中,也要玩“大包容,感化全人类”的那套。
如《战狼2》那样打死所有yang鬼子不香么?《长城》在国外被嘲讽的还不够么?白皮肤的他们甚至说:“oh,mygod,you look,拯救word的还是need我们”……
在当下这个时代,电影的重要性已经不弱于课堂的教科书,我们无需毁谤别人,但更无须弱化自己。
03:
这部电影走到最终成品的那个局面,最大的曲折或许便是老谋子太渴望一座金光闪闪的奖杯!
据说张艺谋从一开始就不愿意接拍这样一部电影,后来是听经纪人说“这部电影会在全球上映!”张艺谋才转念一想:既然全球上映,那如果加上中国的元素,比如中国导演、中国演员、中国的历史故事,让全世界看到中国的文化,继而掀起一个潮流,岂不美哉?
张艺谋的这番所思所想,如果是真的,当得起一个钦佩!但为何最终弄成了这样?
据传整个《长城》的故事脚本和最初设定来源于“传奇影业”的老板图尔,他某一日坐飞机看到了雄伟的中国长城,于是萌生了一部以长城为背景的英雄题材电影。
所以,才有了更像西方故事的“异兽侵袭人类”这样的设定,为了贴合中国文化,将异兽的名字改为了“饕餮”。
猛然一看,饕餮侵袭人类,长城作为防御屏障,一群人在这里以死相博,并无任何不妥!
同样在电影的开篇第一次大战中,成群结队的饕餮,漫天飞舞的沾满焦油的大铁球,城墙上飞流直下的飞索(虽然没啥大用),近战的惨烈,甚至连鹿晗演绎的那个没怎么见过鲜血的卫兵都那么逼真。
这一切都很好,看完前20分钟,多数人都觉得《长城》应该值得一个更高的分数,直到后面陈将军(林更新 )不服威廉(马特达蒙),然后威廉射箭,看到威廉有点本事的林将军(景甜)内心芳心萌动,想要带着威廉去城墙之上体验了一把飞索……
走到此时,观众内心开始逐渐焦急,这是要恋爱了么?
为何林梅将军看不上勇猛的吴将军(彭于晏),智慧的王军事(刘德华),会对一个刚刚露面的洋人如此热情?
这样的剧情故事,有着浓烈的西方色彩,实在让人无法感同身受!
至于整部电影的特效、场面的设计,虽然不够优秀,但也还算尚可,故而唯有精神内核、故事情节,毫无东方神韵,一切都是西方舶来品,这才是真正的败笔所在。
中国现有的好导演不多了,五代导演中张艺谋更是硕果仅存的几个之一,无数的导演从艺术品拍着拍着就走到了商业片,为了生活、为了全面的挑战无可厚非!
但如果是没有话语权和决定权的商业片,张艺谋大可不必去倘这趟浑水,期待着还能再看到《活着》、《红高粱》、《一个都不能少》这样的电影,而不希望《归来》成了一曲终章!